融资,大部分创业公司最心急的事。眼看2016年都过了大半,上轮融资快烧完了,资本寒冬却还没有要完结的迹象。
怎么熬?
有人曾形容阿里巴巴和马云是跪着熬过第一个资本寒冬的,如今的BAT之一,马化腾和他的腾讯也有着一段相似的经历……
1998年是一个神奇的年份。这一年里,大洋彼岸的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美国创办谷歌;这一头张朝阳的搜狐、王志东的新浪也相继成立。也难怪盛大的COO陈大年这样评价1998年:“那是中国的互联网元年。”
就在那一年的11月11日,马化腾和好友张志东在深圳注册了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此时距离马化腾从深圳大学计算机系毕业不过5年。这段时间里,他在润讯(寻呼行业的龙头老大)当工程师,也因痴迷于互联网而结识丁磊(网易创始人),求伯君(金山创始人)这批日后的互联网巨头们。
宅男的普遍特征“低调”也在马化腾身上得以体现,周围的同事都对他印象不深:“小马当年一点都不起眼。”谁也没想到,不起眼的他在得知曾一起喝啤酒的丁磊创业成功后,也辞职加入这波创业潮。
90年代的润讯,年收入达到20亿元之多,已经做到研发主管的马化腾本可以顺顺当当地继续升迁,却转头选择一条不知成败的路,走的还很坎坷。
腾讯刚成立时做的是寻呼系统,不过此时的寻呼行业逐渐走向衰落,前景堪忧。这时广东电信拿出90万元来招标即时通讯系统,马化腾便和创业伙伴开发出中文版的ICQ(1996年由三个以色列人研发出的即时通讯软件)——腾讯QICQ。结果,招标输给了其他公司,不仅没拿到90万元,还得自己运营QICQ。
和大部分现在的初创公司一样,市面上的竞品很多,都拼命想着怎么获取用户、怎么快速实现用户增长、怎么让数据更好看。初期的腾讯也是如此,创业江湖里流传马化腾假扮女孩子聊天的趣闻就是这么来的。
除了在运营上费尽心思,腾讯也在ICQ的基础之上,针对其缺陷,做出可以在线加好友、发送离线消息和设置个性头像等创新。只不过,当QICQ的数据真的好转后,马化腾他们发现,资金短缺才是真正的“鬼门关”。
免费的商业模式下,运营成本却在燃烧,仅服务器就是一笔大开销。马化腾在润讯时因研发获利的第一桶金,对于创业来说根本不经烧。
不同于如今遍地VC的局面,那时候的风险投资意识在中国还未普及。马化腾只得弯下腰,到处找人借钱。借钱的时候,他几乎对每个人说过“以股还债”,但都被拒绝了。李黎军(曾任深圳电信局技术中心负责人)曾帮马化腾江湖救急,他的态度基本上能代表大多数人:“我真没觉得腾讯能做成啊,就是个破QICQ吗,都没办法赚钱。”借钱终究只能缓缓燃眉之急,在他们找到盈利的正确方法前,QICQ就是一个吞钱的无底洞。
实在没办法,马化腾和他的团队考虑卖掉QICQ。报价从300万、200万、到跌破心理预期的60万,才终于有人愿意接手。只是在签字画押的那一刻,马化腾不愿意了。他舍不得卖掉自己心血,于是只能继续四处找人借钱,一度穷到蹭别人的服务器。
1999年11月,是腾讯的一周年,QICQ的注册用户终于达到100万,腾讯的账面上却只剩下1万多元。重压之下,哪怕在梦里,马化腾都会因为怕交不起服务器的托管费而惊醒。更糟糕的是,这茬还没解决,新的麻烦事又找上门来:ICQ发来一封律师函,称腾讯的QICQ侵犯了他们的知识产权。
内忧又外患,腾讯内部真乱成一锅粥了,只能紧急召开大会。
也正是在这场大会上,马化腾第一次听到“风险投资”这四个字。彼时的腾讯,已经把能借的钱都借光了,刚刚出现的风险投资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恰逢中央决定在深圳开办一场高新技术成果的交易会,马化腾马上揣着改了6个版本的商业计划书跑遍展台。
好在,腾讯的用户量是很好的“对外名片”,最后被IDG和李泽楷(香港首富李嘉诚之子)旗下的香港盈科资本看中,二者各自出资110万美元并占有了腾讯20%的股份。
虽然解了燃眉之急,可事实上他们的投资理由令腾讯上下失望:前者是看到美国的ICQ被美国在线以将近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寄希望于腾讯被收购后的获利;后者则是急于打入内地市场,望腾讯助力。
第一次融资成功后,腾讯立马用这220万美元提升技术:改善服务器和带宽等硬件问题,同时加大软件的开发和改进,借这个机会拉开与市场上竞品之间的距离。IDG和香港盈科也顺便帮忙解决了腾讯与ICQ之间的法律纠纷,至此之后,QICQ正式改名为QQ。
也是这一年,QQ的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10万,马化腾拜托网友写的腾讯软文还被《人民日报》旗下的人民网转载,他兴奋地逢人便说自己公司上了《人民日报》。那时候腾讯的员工不多,马化腾还特地为此组织公司全员去深圳附近的光明农场滑草。
创业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用户增长速度喜人的背后,是日渐减少的资金。每逢月底发工资,马化腾都是愁云惨淡。腾讯还是没有找到QQ的正确盈利模式,甚至连靠倒买倒卖深圳与香港的电脑赚差价的生意都做过,收入还是负增长。
220万美元很快花光了,腾讯又陷入低谷,只能开展下一轮融资。但是,比他们的融资决定更艰难的,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处境:美国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与纳斯达克的崩盘。
腾讯所在的互联网行业成为各个投资机构避之唯恐不及的灾星,不仅找不到新的投资,连两个老东家IDG和香港盈科的态度都变得模棱两可。
腾讯的第二轮融资可以说是马化腾一生中最艰难的时间段。
老东家里,IDG的基金快到期了,迫于压力,他们不得不套现腾讯的股份让基金有个好看点的回报率;而香港盈科的态度却很“暧昧”,李泽楷一会表示要跟进,一会又说要再看看,腾讯团队就这么被一直吊着。
在融资的过渡期,腾讯不放弃一丝可能融到钱的机会:
新浪的总裁汪延来深圳后,被腾讯锁在办公室里不让走,却还是没有下文;
搜狐的CEO认为想不出QQ的盈利模式,放弃了投资的念头;
找到联想,但报告还没递到投资总裁朱立南的手里,就被下面的人否掉;
找上Tom集团,对方的CEO表示没有看上QQ;
香港盈科因为过度收购,欠下的债务过多,也选择放弃;
……
一名腾讯创始员工回忆起那段融资困难的日子,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天早上找马化腾签字,却发现他是在办公室里过的夜——看起来两眼无神、布满血丝、头发蓬乱、脸色焦黄、极其憔悴……
马化腾尝试自我造血,做过网络广告——在QQ上放小banner广告。只是,整个互联网环境依旧动荡,QQ的主受众是消费能力偏低的年轻群体,网上的支付方式也很落后,哪怕价格低廉都没有多少广告商看上。
2000年11月的时候,腾讯推出付费的会员服务,主打口号是“向付费用户提供免费用户享受不到的服务”。但从用户手里要钱太难,一年120~200元的会员费,腾讯数百万的QQ用户里只有3000多人掏了钱。
这些旧路都走不通,腾讯只能开辟新路。危急关头,马化腾在润迅任职期间累积的人脉让他听见圈子里的风声:位于电信行业食物链顶端的运营商们打上了互联网的主意。
1992年就发明的短消息技术,在中国的使用情况却极其不佳。进入千禧年,运营商们想借移动手机的趋势,推广这项业务。运营商势单力薄,需要合作伙伴,于是中国移动启动了“移动梦网计划”—— 以"移动梦网"为中心,聚集移动互联服务提供商,向其移动电话用户提供各种增值服务。
马化腾一把抓住与“大腿们”合作的机会,还推出能使移动电话用户直接和QQ用户进行短讯通信的移动QQ。申请“移动QQ”服务后,移动电话用户便能在电脑上发送信息到手机上,也能与电脑用户实现信息的即时交流。
事实证明效果斐然,仅在2001年3月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腾讯的“移动QQ”短信发送总量就达到了3000万条,占整个"移动梦网计划"实施以来业务总量的一半以上。
凭借势如破竹的移动QQ与和“移动梦网计划”里与运营商的分成,腾讯终于实现了收支平衡。在遍地都是公司尸体的互联网冬天,腾讯不仅撑了过去,还成为中国最早盈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腾讯活下来了,但这种把自身命运系在运营商身上的存活方式,无时无刻都在增加马化腾的危机感。而且,他想做的事情不仅仅是勉强的收支平衡。
移动QQ实施期间,一个中国话讲得很溜的外国人走进了腾讯位于华强北的办公室,带来当时马化腾和腾讯最需要的东西——资金。他是MIH(南非的投资集团)中国业务的副总裁,中文名字叫“网大为”。
MIH在纳斯达克和阿姆斯特丹都是一家上市公司,此时正在金砖四国里到处寻找值得投资的公司。在中国的北方,他们投了脉搏网、《北京青年报》等,南下后,网大为发现两个现象:几乎所有的网吧电脑都安装有QQ、接触的投资对象,名片上电话号码与QQ号并列。
腾讯QQ仍在快速增长的用户和颇有起色的移动QQ,让MIH心动。双方进行股权分配与控制权的协商后,腾讯终于完成了第二轮融资。至此,MIH接下IDG与香港盈科退出的股份总和,占有腾讯40%的股份,成为仅次于马化腾团队的第二大股东。除了腾讯上市时稀释部分股份,MIH再也没漏过一点腾讯的股份。
“中国消费者的娱乐消费占80%,而欧美基本上是以信息服务为主的企业付费服务。所以说,我们不可能像Google那样,仅仅靠一个软件或者一项服务活着。”
马化腾生性内敛,不像其他企业家一样外向,但他对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却看得很透彻,金主的到来,让他的野心开始全面铺展开来。
不只是QQ的增值服务,社交、游戏、媒体、电子商务……在2003年之后,腾讯展开各种多元化的探索与布局,也成立投资部门,大量投资新兴领域。一个庞大的互联网帝国初具规模。
在这些尝试里,马化腾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在2005年。这一年,腾讯收购了Foxmail,其创始人张小龙由此进入腾讯。他开发出QQ邮箱后沉寂许久,突然间不管不顾要启动“微信”项目。当所有人都一头雾水将信将疑的时候,只有马化腾点头了。
经历了初创时的摸爬滚打,至此,腾讯的又一轮新时代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