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2011年11月的时候我组织过一次线下沙龙,在北京工商大学选取了一个办公室,请了一些嘉宾来就移动互联网未来的入口话题做讨论,参与那次活动的很多专家认为,未来3---5年通过各类应用市场下载APP来实现我们的各种需求还依然会成为主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基于浏览器平台,无法加载大型的应用;②手机配置太低,难以通过一个平台就实现各种服务;③用户使用习惯一旦培养起来,很难改变。
当时,因为移动互联的平台化概念还未提出,以及HTML5等并未普及,因此,诸如WebApp或者轻应用这样的产品在当时并未提出,当时虽然移动互联出现了爆发式发展的迹象,但这个爆发,仅仅围绕在Native App的数量以及移动互联终端硬件的快速发展及普及上,而用户在当时使用的各种移动互联网服务,大多是基于Native App及手机浏览器完成。
但我依然对此现象进行了一个反驳,手机中Native App数量过多会对使用者造成太多的不便,这包括:无法快速准确的找到自己想用的应用。特别是在Android平台中,因为大多数应用往往有双线程,使用者在关闭程序之后,还有个后台驻留线程,此类应用数量一旦过多便会造成手机卡顿。同时,国内诸如BAT这样的巨头纷纷希望建立属于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入口及生态系统,因此用不了多久,必定会出现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平台及产物,包括对各类应用的行为进行规范,让用户打开更为便捷,使用的友好程度将大大增加等等。
2年多过去了,在2014年的1月份,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变,当时我提出的观点也得到了一个初步的验证:在iOS或者Android这样的系统上,将会诞生平台级的产品,诸多之前可能需要独立存在的APP,像信息阅读、多媒体、移动搜索这样的需求,通过这样的平台可以完全实现。现在看来,至少有两个平台达到或正在达到我当年的设想,分别是:百度轻应用、微信开放平台。
下面笔者就来分享下当时不被认可,但现在逐步成为事实的几个观点:
轻应用相比Native App更容易获取和留住客户
众所周知,轻应用不需要安装,就绕开了分发市场的限制,用户使用的门槛大大降低,进而更容易获得用户。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的用户手中手机应用的平均活跃数量,常用的应用估计不超过10个(我这样每天研究几十个应用的发烧友是例外),大多数的手机应会在用户使用一段时间或者压根没有使用就被删除。应用开发者们辛苦开发了应用,使用各种手段,花了很多钱去做市场推荐,投入很大,却不得不面临用户流失率增加,投入打水漂的现状。而在百度轻应用平台上,用户可以很容易的选择自己喜欢的轻应用,无需额外在下载,只需要一个几秒的加载时间,就能直接玩游戏、看杂志、听音乐。
移动网站增多利于访客信息获取
刚我们说过,web app及轻应用已经是大势所趋。CNNIC最新公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也显示,手机网民的数量突破5亿,81%的网民是手机网民。但与此同时,我们发现了一个尴尬的现实:绝大部分的网站运营者(俗称站长)还是在PC网站上耕耘,没有很好的拥抱移动互联网,建立自己的手机网站,这个显然是极不科学的。
在以前,我们通过手机百度、易查、宜搜这样的手机搜索引擎进行搜索时,出来的结果和通过PC进行搜索是差不多的,用户通过手机依然看到的是PC为主的内容,这样的用户体验难以让人满意。虽然后来各家公司都做了浏览器兼容,让PC页面自动适应手机屏幕,但展现效果依然难以让人满意。直到百度轻舟计划推出,才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轻舟计划简单点来说就是一个鼓励和帮助站长移动化的一个计划。例如在该计划的实施方案中,站长可以像当年使用discuz一样,哪怕不懂代码都可以快速将自己的传统网站变成webapp;同时用手机百度搜索时,PC页面的信息将会被逐渐从移动搜索引擎中剔除,手机站点相应的权重也会靠前,因为这样的展示效果更能适应用户体验。这都意味着,如果站长想抢先在百度移动搜索中,分一杯羹,获得移动流量,必须尽快架设属于自己的移动站点。当然,在百度轻舟计划推行的同时,腾讯的风铃、搜狐快站、易查的日日金等站长移动建站计划也在稳步的开展,这说明了移动建站已经成各大巨头新的争夺焦点。
移动设备配置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发展
让我们在把思路回到2011年11月来,当时举办那场沙龙的时候我使用的手机是号称全球最快的小米手机第一代,彼时800万像素、1.5G双核、4寸屏幕、1G内存的手机至少在国内算最快了。但现在我们来看,过了2年我现在用的是oppo N1和魅族mx3,这样的手机配置要比小米1高了N个档次,手机配置的不断升级换代,使得在以往无法运行的一些操作和计算通过手机轻应用平台得以实现,与此同时随着HTML5以及各类引擎技术的发展,轻应用的用户体验以及大幅度的提高,在此平台上所提供的功能和服务完全可以媲美进而取代独立的APP。
总结:行业变革时刻都在发生,不适应变革,就很难被用户所选择。
(本文作者系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 微博:丁道师 微信公众:dingdao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