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开始写文章的时候也没啥人评论,所以当有任何一个人来评论的时候就非常在意,一旦有人骂我也会不客气的回敬。而当我有越来越多读者的时候就开始有了更多的批评。这时候就力不足心了,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却感悟了很多事情,下面分享下经验,当然你没法指望我告诉“如何写出不会被人骂的文章”,这不现实,我只能和你谈谈被骂后如何应对。
三种批评者
一 恶毒型
此类人的特征是对人不对文,他们不会认真看你文章,只是跳过文章进行人身攻击,诸如
“作者脑子进水了吧”
“作者还是把文章发到QQ空间去吧”
“这样的文章是想哗众取宠吧”
“写出这种文章真不怕遭人笑话”
“你懂个屁”
诸如此类,我总结此类人的特征在于
1,只有情绪。
2,修养极差。
3,自以为是,又说不出所以然,只能丢下一句话好像自己比谁都懂。
这不就是网络暴民嘛!我给出对于这群人解决的药方在于--无视之。首先你是一位作者,你写的文章都是经过自己理性梳理的,你也只是就事论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未对别人有任何人身攻击,你是一个有修养的人,而这群暴民呢充满情绪也不会就事论事,喜欢在人格上践踏他人。成熟的作者压根不会去理这些人,你是站在高处往看下的人,而这些人是在你下面哇哇乱叫罢了,他们连文章都没发表过,根本不是在一个档次上的对话。
另外对于那些骂我的人,我顺着他们的链接过去发现他们也从没发表过任何文章,也没有什么犀利的洞察,经常骂人倒是真的。但是那些发表过文章的作者,讲话总是很中肯,对事不对人,没见过他们进行过人身攻击,这就是作者和乌合之众的差距!叔本华说过“我们给了有些蠢货过高的尊重”,如果你去回敬骂你的人,只能说你在件事当中表现的和这些人一样贱(就事论事),你也还不是一个成熟的作者,对于这样一群恶毒的乌合之众,没有任何获得尊重的资格。
去给一个不尊重你的人更多的尊重,是你对自己的不尊重。
总之,一个人先进行人身攻击就已经表现了他为人的失败。
二 温和型
此类人属于温和批评,只对文不对人,那么对于这样一群人可以同样温和对待。你必须知道每个人的经验有所不同,你的经验范围是A说出了B,而读者的经验范围是C读到了D,我只能告诉你这种事情是你永远无能为力的,你除了加强你语言表述的精确性外别无他法,你不可能去为每个读者解释你想说什么,你没这精力,你也不可能期待每个读者来认同你。一个成熟的作者就应该看清楚这些。
如果温和型批评者只留下简单的一段话,那么你也可以像对待恶毒型批评者一样无视之,因为他没有表述出他更多的经验,属于一种脱离语境的真空,你也没必要去认真对待。
如果温和型批评者留下了很长一段话,并且你有兴趣搭理的话你就要去仔细观察对方这些话语中的经验,语境。因为对方用长文回你,没有骂你也是对你的一种尊重,当你仔细甄别出如果他读到的东西和你想说的东西出入太大的话,建议也不用回复了,因为很耗精力。你很容易陷入为了反驳而反驳,实在没必要。
三 寻求共识者
熊佩云在《重新发现社会》中这样看左右之争,无论是左还是右都不能以裹挟他人来完成某个所谓更伟大的理想。这是底线的共识。
同样在批评者中很少能看到,如果有你应该感到庆幸这样的知音。此类人的修养一般都比较高,虽然他的经验与你的经验不同,但是在更高层面上你们是能找到共识的。
就像当年著名农学家董时进发文建议让三教九流去冲锋陷阵救国,胡适用另一篇文章回应对此的及其失望,胡适大概这样说到“这样建立起来的国家不要也罢”,而董时进也为此事后悔再次发文告诉胡适误解了他的意思。
你看,这才是真正的高山对流水,大家都是学者,都是站在救国这样一个更高共识上去讨论问题,没见到任何人身攻击。同样在你的批评者当中如果有此人,可以好好聊聊,这样的人与你心智对等甚至也许高于你,并且给了你很好的尊重,有很值得学习的地方。
你们在讨论时对事不对人,但同时又有某个更高的追求,不相互裹挟,只争共识不争对错。这样的人放在哪个时代都是大觉悟者,前提是你得遇得到,并且你有与他同等对话的心智。
作者境界
以上只是给出了站着不腰疼时的处理建议,我知道很多没有历练的作者在对于批评者时还是无法控制,这时就要练习忍辱,这是一次给你变强大的机会,你能忍下多大愤怒你就能成长多少。
等过了一段时间再去看自己,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掌声与拳脚共存的世界,每个人都只是卑微的存在,我们每天投射着自己的喜怒在别人身上,我们每天活在混乱的欲望中,恨不得一秒之内地铁能跑完一圈上海,月亮会在潮汐时与地球相撞,英雄超人打败海底大怪兽,在凌晨拨上12个零打给阎王叫外卖,女神会顺着月光的滑梯从你家窗户进来,飞出油画的萤火虫环绕着你,自动弹奏的幽灵钢琴召唤着马孔多小镇的逝者,冥河彼岸是苏格拉底在朗诵《共产主义宣言》,你掘地三尺只为了查拉斯图拉一滴埋在未来的眼泪,人类灭绝时机器人拔掉了最后一根人类国旗。
是的啊
你太卑微太渺小于是你被伟大俘虏成为时代的守门人
在你身后是永远无法安息的亡灵
而在你身前是躁动的尚未出世的浮世绘
你是你永远即将到来的厌倦
理性与非理性的一墙之隔脆弱的难以形容
谁都一样,谁都又不一样,在欲望与恐惧的喘息之间扮演着天使与魔鬼平衡的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