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网络 >> 文章中心 >> 网站建设 >> 网站建设问答 >> 网站分析的十大误区及候补(二)

网站分析的十大误区及候补(二)

作者:佚名      网站建设问答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22-07-23

【导读】网站分析仍然是新鲜事,因此,我们对她的认识可能存在种种偏差。这篇文章总结了在我的工作中发现的种种容易出现的对网站分析认识上的误区。这是第二部分,这个部分将进入一些更细节的领域。第一部分请见:网站分析的十大误区及候补(一)

【正文】

我们继续谈网站分析中常见的误区。

误区六:Bounce Rate越高,页面质量越糟

一般大家都会认为Bounce Rate(蹦失率)是用来衡量页面质量的。一般而言,这是正确的,但却不能说bounce rate高高在上就一定是页面质量糟糕造成的。

首先,bounce rate并不只由页面质量决定,同样也受到流量质量的影响。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你的页面文案做的极具诱惑,但是访问者却全部都是不懂汉语的,你的landing page仍然会有很高的bounce rate。所以,不能总是一边倒的责怪页面本身有问题。

其次,有些landing page本身只有极少的访问流量,例如,一个月只有10个访问,其中6个立即离开了,60%的bounce rate并不具有统计上的意义。

因此,看到高的bounce rate,我们需要同时分析两个方面,我最常用的思维方法是:

1. 检查匹配:网站流量来源的属性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来到你的网站上?网页提供给他们的内容是什么?这个,我想不需要任何网站分析工具,作为网站的所有者(站长)也都应该心里有数。关于匹配问题,请大家参看我的另一篇文章:影响网站转化率的10大误区(上)中的第二条。流量本身的属性和登陆页的内容不匹配的情况下,往往会有较高的bounce rate。

2. 检查是否存在流量作弊。这个问题主要发生在品牌广告主的网站上,而电子商务网站,一分流量一分金,若有作弊,就是严重问题。作弊流量是假的,比较低级的作弊流量,肯定会造成很高的bounce rate。网站分析是最好的纠出作弊的利器。曾经有好友提起他在流量作弊上的造诣,我很希望他能“重操旧业”,他攻我守,我们“一绝高下”  。

检查流量作弊的常用方法是做流量来源的细分。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固定方法,作为我的杀手锏不敢贸然公布  。这个领域可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哦!希望不要有人想要追杀我。

3. 检查页面。如果流量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他们确实都是你的目标人群,那没什么说的,检查页面质量吧。当然,如何检查页面,还是应该要讲究方法。建议遵循下面的步骤:

页面可能存在的任何技术问题,如载入缓慢,显示不正常、程序和插件失效等等。

热图——用于发现访问者潜在感兴趣的点,以及你认为他们会感兴趣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点。

访问者需求分析——内部搜索分析、外部搜索分析、问卷(如4Q问卷)、鼠标轨迹,其实上面说的热图本身其实也是需求分析方法的一种。需求和页面内容不匹配,bounce rate肯定高,说明页面质量不佳。

Under-fold分析(under fold是指页面中不能显示在第一屏而需要拉动页面才能显示的内容,Omniture SiteCatalyst有一个很不错的under fold数据报告)——是不是吸引人的内容没有直接展现在相当部分访问者的首屏?;

页面上指导用户的元素,尤其是Call To Action(号召用户采取行动的元素,如请点击注册button)是否足够友善?这个内容请参考我的另一个文章:影响网站转化率的10大误区(上)的第五点,和影响网站转化率的10大误区(下)的第六点。

现在,希望你能够对bounce rate有一些更深入的理解。

误区七:网站分析工具和广告监测工具混淆

网站分析工具和广告监测工具一般不会集中在一个工具身上,虽然我们国家的确有这样的“合体”工具,但是总体而言,网站分析工具和广告监测工具是“井水河水”,各有各的天地。

网站分析工具毋庸多言,Google Analytics,Omniture,WebTrends,CoreMetrics,XiTi等等,是监测网站内(On site)的访问者行为的。此外,这些工具都提供一些通用的基本模型来展现监测到行为数据。

广告监测工具,这里指的是互联网展示型的广告监测工具,是用于监测广告的展示(Impression)、点击、广告对应的cookie的数量(用于分析广告展示和点击的频次),广告所在的网站(publisher)等。典型的广告监测工具如Google前几年跟MicroSoft打官司之后仍然成功收购的DoubleClick、微软的Atlas、免费的OpenX、以色列一家公司开发的Eyeblaster,中国人自己的Allyes和AdMaster等。

我的经验是,网站分析工具重在监测后的分析,分析的难度较大;广告监测工具重在弄清楚在线广告的格式和相关概念(例如Ad Serving和Ad Tracking),并把这些概念转化到工具的具体设置之中,总体来说不是很难,分析难度也不大。毕竟广告上能够做的互动远远小于一个网站上的互动。当然,Richmedia(富媒体)广告也比较复杂,实施起来也需要很认真,但在我心目中,广告监测工具与网站分析工具相比,后者其是属于更“高端”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