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众多音乐网站在研究算法、搞推荐,搞得听歌像个精确的科学实验一样(更何况现在的现状是推荐得无比糊涂),这样对于内地的我们真的那么重要吗?
中国站长站(chinaz)观察音乐网站的发展甚是艰难,版权带宽等问题使得中小站长无所适从,更可怕的是赚钱的问题。对比中国与国际上的互联网模式和音乐发展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作者汤永钢对音乐网站的发展根据一些数据发表了的看法,内容如下:
音乐推荐
电子商务公司Avail Intelligence最近的调查发现接近80%的美国音乐消费者不再依赖专业的音乐评论,而倾向于社会化网络服务和在线音乐商店对于音乐专辑上的建议和推荐。Last.fm,imeem,Mog,pandora这些音乐推荐及SNS服务的快速成长也已证明了这一事实。
然而在国内类似的音乐推荐服务似乎在发展过程中均已遇到用户增长的瓶颈,撇开技术和音乐内容相关的因素,消费者更需要的是强势的媒体推荐和引导,在本次调查报告中也显示了消费者对音乐资讯的迫切需求。
也有部分消费者对此甚为反感:
众多音乐网站在研究算法、搞推荐,搞得听歌像个精确的科学实验一样(更何况现在的现状是推荐得无比糊涂),这样对于内地的我们真的那么重要吗?
音乐现场
欧美国家的在线音乐消费者调查数据显示,超过2/3的消费者每年都会参与音乐现场,要远远超过国内的参与率。不过音乐现场对于音乐传播和流行仍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在本次调查中“最喜欢的音乐家”中位于前20位的有1/4在中国举办过演唱会或其它形式的现场演出。
从今年来看,音乐节这类活动已经开始从北京蔓延到南方各个城市,这将会对音乐消费内容和形式多样化需求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音乐类型
在本次调查中,由于“喜欢的音乐类型”描述数据比较不规则,未能在报告中体现,这儿再作些简短的补充。除了常见的一些音乐类型外,消费者用音乐心情和速度相关的词汇表述他们喜欢的音乐类型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如下述:
“安静有点忧伤”“伤感的”“要抒情不要爱情快节奏”“悲伤音乐”“舒缓”“舒服的,轻松的,活泼的,抒情的”“与歌词有共鸣,旋律优美”……
不知道是否因为中国人偏于感性的原因,伤感、抒情的音乐是出现频次最高的。
在这方面国内不少音乐服务也已经在给音乐加注更多形式的标签,其中包括音乐心情的标签。像新浪乐库的感受标签、YY的心情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