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网络 >> 文章中心 >> 网站建设 >> 网站需求分析 >> 解读《纽约客》新版网站:传统与趋势相互交融

解读《纽约客》新版网站:传统与趋势相互交融

作者:佚名      网站需求分析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22-07-23

纽约客 网站改版 传统媒体

美国《资本》(Capital)杂志7月21日刊文,对《纽约客》网站改版上线的背后故事,以及深层理念进行了全面报道。

以下为文章全文:

备受期待的《纽约客》网络版本周改版上线,此事必会引发众多评论。

但在2014年的当下,要理解这个新网站对《纽约客》的重要意义,最好的方法,还是回顾一下它过往的种种。

5月14日下午2:30左右,《纽约客》记者肯•奥莱塔(Ken Auletta)收到了一封来自《纽约时报》的电子邮件公告。那封邮件宣布了一条重大消息:迪恩•巴奎特(Dean Baquet)将取代吉尔•阿布拉穆森(Jill Abramson),出任该报总编。

与约翰•卡西迪(John Cassidy)等同事相比,奥莱塔在《纽约客》网站(NewYorker.com)上发表文章的频率不算高,但他曾在2011年10月末撰写过一篇有关阿布拉穆森的人物专访,彼时的阿布拉穆森已经出任《纽约时报》总编辑好几个星期,而距离这一任命的宣布更是已经过去了四个多月。

那次任命在当时算得上是大新闻,所以各大媒体纷纷对此展开长篇累牍的报道,不仅介绍了其他候选人,还对阿布拉穆森当选的原因和意义展开了详尽分析。但奥莱塔和《纽约客》却并没有急于发声,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从容地展开细致的采访,最终写出了一篇无比细致的文章,整个过程简直就像在酝酿一本书。

2014年5月,阿布拉穆森被解雇的消息一经宣布,瞬间引发了轩然大波。对《纽约客》来说,这是似乎是一条绝对不容错过的消息。在这条新闻宣布5分钟后,NewYorker.com总编辑阿米•戴维森(Amy Davidson)写信给奥莱塔说:“肯,这太意外了——你能不能写点东西???”

他同意一探究竟。在与阿布拉穆森的两位密友进行了一番沟通后,奥莱塔为一篇文章贡献了最核心的内容,并在下午4:10提交了草稿。两个小时后,经过戴维森的简单编辑,这篇题为《吉尔•阿布拉穆森为何被炒》的文章便被发布出来。之所以反应如此之快,是因为他们绕过了该杂志著名的校对流程。

美国语言学家门肯(H.L. Mencken)曾经将《纽约客》的校对团队称作是整个美国出版界“最狡猾的呆子”,足以见得他们对内容有多么苛刻。“与守旧的印刷版相比,这种反应速度太不同寻常了。”奥莱塔最近对《资本》杂志说。

私下里,很多熟悉奥莱塔作品的媒体人都颇感震惊:《纽约客》这样的杂志竟然会以这么少的匿名消息源为依据,就当下最热门的新闻发表这样一篇有争议的报道。这些批评并非全是酸葡萄心理使然——要知道,即使再过一个月甚至几个月,奥莱塔可能都是唯一一名能就阿布拉穆森被炒一事写出详尽报道的记者。所以,外界的疑虑主要还是因为这太不符合《纽约客》的风格了。

但还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文章发布之后,《纽约客》对内容进行了多次提炼和打磨,还修改了几处错误。例如,奥莱塔援引一位知情人士的话时,将《纽约时报》前新闻采编总编辑,写成了前新闻采编副总编辑。

“在《纽约客》,我的错误都会被校对员发现。”奥莱塔说。如果换成是其他网站,这种错误无伤大雅(与所有高品质的网络新闻机构一样,这些错误的处理过程都会对读者公开)。可是,对《纽约客》来说,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纽约客》对传统模式的沿袭胜过任何一份杂志或报纸,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纽约客》自己看来,他们在商业上取得的成功与其一流的文章水准关系巨大。我们暂且称之为 “纽约客例外论”:在媒体行业风云突变和互联网迅速崛起的当下,仅凭一流的内容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么优秀——除了《纽约客》。

然而,《纽约客》仅仅是其母公司康泰纳仕(Condé Nast)旗下的众多出版物中的一本。而为了在后印刷时代继续繁荣兴旺,这头媒体大鳄已经赌上了自己的命运。以其他任何一家出版商的标准来看,奥莱塔的那篇文章都算得上是“大获全胜”。

那篇文章揭示出《纽约时报》在薪酬方面的性别歧视倾向,总共吸引了100多万独立用户访问量,创下NewYorker.com网站当月之最。众多感同身受的女性读者纷纷给奥莱塔拨打电话、发送邮件。

这对《纽约客》杂志的业务部门而言,同样是一大福音。该网站刚刚开始参加康泰纳仕的加速器项目,使用一套算法来预计某篇文章是否会实现病毒性传播,并自动将订购相关业务的企业广告投放到这些文章中。《纽约客》发行人丽莎•修吉斯(lisa Hughes)表示,汇丰银行从奥莱塔的文章中获益匪浅。在NewYorker.com改版上线后,该项目的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

由此看来,《纽约客》的传统正在面临一场考验。这份杂志有很多特立独行的地方:曾几何时,它从来不在封面上附带任何内文标题,直到后来对这种行业惯例做出了些许让步——通过报摊出售的杂志时,他们会在封面上装订上蹩脚的半页书皮;它的文章都极尽简约之风,有时甚至连配图都没有;它仍会在文章内容中插入应景的诗歌,而杂志中附带的各种漫画也总是带着些许神秘,令人捉摸不透。

《纽约客》的销售团队始终人手不足,但它却从未因此遭遇困境,这都要得益于它极高的声誉。在布鲁克林和曼哈顿的地铁中,每天早上仍会看到很多年轻人捧着《纽约客》杂志认真阅读——从包里取出来时,他们的杂志通常都已经翻到了之前看到的地方。

与网络媒体不同,阅读印刷版《纽约客》时,总感觉编辑和设计师在引导我们从头读到尾。所有的读者都在有意识地放弃自己选择内容的权利。在这本杂志中,处处都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堪称完美。无论涉及什么内容主题,无论采用什么写作手法,它的文字似乎永远值得一读——否则,编辑们绝不会收入其中。封面上的“The New Yorker”三个字俨然成了内文最强有力的背书。

以这一点来看,“时效性”向来都提不起《纽约客》的兴趣。就凭“纽约客”这个响当当的牌子,就足以为它赋予无比的权威。它把记者派向哪里,哪里就会成为新闻业关注的焦点——无论时效如何。这都源于他们为了酝酿一篇报道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换做其他任何一本周刊,如果在吉尔•阿布拉穆森上任数周后才发表人物特写,必将遭人唾弃。但《纽约客》却不然——因为它的文章配得上这份等待。

不过,《纽约客》最近的两位主编已经加大了对时效性的重视程度,而该杂志本身也在缓慢向这一方向过渡。在蒂娜•布朗(Tina Brown)的领导下,他们加大了对流行文化的关注;而大卫•雷姆尼克(David Remnick)也促使该杂志越发重视政治、商业和国际事务。

可如何在适应网络渠道的快速崛起的同时,保住自己的权威和特质,却成了摆在《纽约客》面前的新问题。

“我们显然身处漫长而复杂的转型阶段。”雷姆尼克上周在《纽约客》的办公室里接受《资本》杂志采访时承认,“我们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根本,答案似乎很简单:无论文字和图片通过何种方式传播,无论是网媒还是纸媒,我们获得成功的方法,就是制作出优秀的《纽约客》。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对成功就很有信心,因为人们渴望看到我们的作品。”

“要适应网络世界的信息传播速度绝非易事——即便你采取了所有的必要措施,而没有把时间浪费在你早已习惯的事情上。”雷姆尼克说,“这个过程中,有探讨,有争论,有异议,有妥协,且都是出于好意。不过,这一切都必须发生在一个真正重视自身价值的组织内。”

作为今天这次改版的负责人,NewYorker.com编辑尼古拉斯•汤普森(Nicholas Thompson)对他面临的挑战给出了简洁的评价:“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让NewYorker.com在网络世界中的地位,向《纽约客》杂志在出版业的地位看齐。”他说。

新平台

奥莱塔针对阿布拉穆森撰写的报道在《纽约客》并非史无前例,该杂志早在2001年就上线了第一个网站,将其作为杂志的附属品,提供少量的网络原创内容。根据Omniture提供的内部流量数据,该网站最近平均每天发布15篇原创文章,其月独立用户访问量也从2011年上半年的310万,增长到2014年同期的1010万。

但与增长相伴的却是一丝尴尬,文学杂志《n+1》的编辑在2012年11月支出:“很难说清《纽约客》究竟在互联网上干什么。他们没有发布最优秀的内容,也没有安排最优秀的写手。他们在网上开展的种种业务只会令其倍感尴尬。”

汤普森几个月前刚刚被任命为网络编辑,他之前曾在《纽约客》印刷版担任了多年的高级编辑。在他的领导下,该网站的流量增长了将近2倍。

这些流量中有相当一部分要归功于安迪•波罗维茨(Andy Borowitz),这位讽刺作家2012年加盟《纽约客》新开辟的幽默博客。他的作品在年轻群体中广受欢迎,引发了很大的共鸣。据汤普森介绍,“波罗维茨报告”专栏博客去年为整个NewYorker.com贡献了6%的流量。

在汤普森的领导下,该网站的原创内容得以增加。平均每天新增的15篇原创文章分散在十几个博客中。汤普森表示,大约有60%至70%的内容来自自由撰稿人,但他预计这一比例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降低。其他内容则是由《纽约客》的全职员工撰写的,包括印刷版杂志上声名显赫的主笔、少数博客编辑和一些全职网络写手。

汤普森表示,印刷版杂志的绝大多数员工,都至少为NewYorker.com贡献过一篇文章。

“有些人或许比较抵触,但实际上,几乎所有人都曾在上面发表过文章。有些还贡献了大量内容。”他说,“我最欣赏的是罗杰•安吉尔(Roger Angell),这位93岁高龄的老人仍然定期在网站上发表文章。这些人并非都是全职员工,但其中很多人都贡献了很多内容。”

在汤普森看来,NewYorker.com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场所,为《纽约客》的主笔们在杂志之外提供了难得的撰稿机会,使之得以针对很多无缘登上杂志的内容展开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