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网络 >> 文章中心 >> 网站建设 >> 网站需求分析 >> 也谈Facebook的力量

也谈Facebook的力量

作者:佚名      网站需求分析编辑:admin      更新时间:2022-07-23

Facebook的力量来自于:真实、完整,真实和完整的“我”。

1. 真实

在ofblog第二次学习沙龙上,向keso讨教Facebook与其他SNS比如Linkedin的区别,keso通俗而又一针见血地指出:Facebook是把现实关系搬上网,而其他SNS是企图在网络建立新的关系。

Facebook最早是一个校友网,后来才对社会开放、对“老家伙们”开放。中国近年来流行一句俗话: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同学、战友之间,尤其是“住在我上铺的兄弟”,几年下来相互之间都见识了真面目,也能没有障碍地继续在网络上相互袒露心扉(Facebook上,用户可以控制自己的信息对陌生人的披露)。

真实的校友关系、校友间真实的袒露,设定了Facebook的文化氛围,也让来自公司的“老家伙们”多少要剥下假面具。

此外Facebook中,加完某人为好友后,还要界定相互之间的最初的现实关系:如何认识的?是同窗?还是同事?还是......

2. 完整

大家都看到Facebook的营销威力,所以超过4000个应用蜂拥而至。

反过来,正是这4000多个应用,正是用户在Facebook上展示自己使用它们的情形和历史,从而披露自己的音乐兴趣、读书、旅行过的城市......而在单个的应用网站上,这些只是用户碎片化的“我”,“我的豆瓣”、“我的Blog”等等。Facebook把这些碎片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我”。

相比之下,那些最初定位于商务人士的SNS,用户只是披露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专业能力。

完整的“我” vs. 职业的“我”,哪个更有魅力是显而易见的。

即便是出于商业目的去结识,“搭讪是需要理由的”,只有了解信任后才做生意,往往是因为信任而设法找合作机会。而了解一个人的成本、建立信任的成本的高昂,中国独特的酒桌文化可作为反面例证。

说起碎片化的“我”,我不禁想起黑客帝国中的这幅画面:Matrix记录的“马赛克”近乎于构成了Neo。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