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年底至今,我博客中少发关于分类信息的文章,很多老朋友都在问我为什么不再写了。我想并不是我放弃关注这个行业,的确不得不承认,这个行业的变化远没有我最初想象的那么快。从上周参加“分类广告高峰论坛”来看,也印证了这一点。会上讨论的话题、分享的经验,与半年前我博客中写到的还是一样。的确,现在分类信息不再停留在表面概念上,而是需要踏实的执行力,需要精耕细作。但目前能让我眼前一亮的分类信息平台的确还不太多。大家还是同质化地做着同样的几件事。
不得不承认,口碑网上的一些新功能还是不错,它把很多功能做的实用化了。比如它的短信功能,实用而且实惠(好象完全是免费),见下图(点击放大):
再如它的地图功能:
从上周论坛上,也足以看到李治国在分类信息同行中的地位。我想李治国仅做了某些点的精细化,已经得到了市场和同行业的认同,我想这些并不归功于阿里巴巴的后台资源支持,在某种程度上,内部资源整合的难度并不小于寻求外部资源的整合,甚至还要大于。因此,我想口碑网的成功来源于运营者清楚的思路——一切以网民应用为先。
抛出个大家常提的问题,如果分类信息平台想成功,到底应该怎么发展?小结如下:
一、 做一个真正实用、易用的平台。
这是根本。分类信息平台的使命就是要为网民提供生活的便利,这种便利不仅在于为他们提供一个易用的操作平台,还有就是提供有价值的内容。之后才是用公益活动树平台形象、搞社区活动来拉大爷大妈这些事,如果平台不成,拉再多用户都是砸牌子的事,不要相信用户会忠诚到可以耐心等你平台慢慢改造。
注:也许只有你自己和你的竞争对手,才会持续关注你的平台。但你的平台是搭给网民看的。你搭平台的目的,正是要解决他们的需求。
二、 功能、内容不在多,在精。
很多分类信息平台的朋友都在抱怨,现在大家内容互相“扒”,平台同质化太严重。但从前面口碑网的例子中不难看出,他们正在把内容做精,功能做精。在搜索引擎行业中有句话——尽量给用户他们最想要的内容,而不要再做“人肉二次搜索”。所谓“人肉搜索”就是在搜索引擎提供的数以百万条的搜索结果中,查找人还要逐条挑选。这也正是百度知道的市场所在。同理,分类信息平台也是如此,我想这正是分类信息平台和分类搜索平台的区别之一。分类信息平台应该最了解网民对于分类信息的需求,不仅为提供他们需要的内容,同时提供方便他们需求的小工具,我想这样,才能真正把一个网民留在你的网站。
注:网民其实很简单,你给他一点他真正需要的东西,他可能就会记住你,甚至成为你的忠实用户,甚至帮你推荐。因此,选择一个理由,让网民记住你!
三、 垂直化。
虽然说分类信息平台已经可以算做某一领域的垂直门户,但它仍需要更加垂直和专注。尤其现在资金、人力、时间等均有限的情况下,选择一点突破实在是一个多快好省的办法。现在分类信息平台运营分为两种思路,第一是以某一应用为突破点,做强做大后再做延伸。如口碑网。第二是先在多方面占领市场,齐头并进发展后再选出优秀领域重点发展。目前还没有形成代表网站。从市场目前运营现状来看,第一种方法还是可取。
四、与实体的真正结合。
走下互联网,并不局限于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这种表面工程(这种方式的收效远不象宣传中的那么美好)。真正与实体结合,是互联网很多行业都在追逐的梦想,分类信息,以其服务人们生活为主旨,这方面更不容忽视。比如刚才所提的口碑网短信的功能,就是与手机结合的很好例子,它把手机做为服务其用户的新渠道,是互补性功能。而我想这个互补性功能远比与某个实体DM或报纸要更有意义。
说到这里,可能与DM、报纸合作的人要跳出来说这种合作是增加了信息发行渠道及其自身的价值。可是这与传统报纸的分类版块又有何区别呢,无非是传统报纸电子化,分类网站传统化的殊途同归的作法,在没有明确自己平台优势的前提下,便想尽量多的占领其它领域的“山头”。因此,就象传统报纸电子化一样,效果平平。可前期的策划、运营到实操成本并不低。因此,这里就提出一个问题,如何与实体真正结合?我认为在确保平台优势的前提上(如上面几点所述),与实体结合是优化资源,借力打力的好办法,但选择的点尤其重要。建议如下:
1、 与实体进行互补性合作,而不是把自己变成实体。
如:假想一个功能,与平媒合作,一键可把信息从网上发布到纸媒上去。
这种合作在某一区域可能会是独家,选择有影响力的平面分类老大而不是不知名的免费DM.收费可低于该平媒的市场价格。这种做法是对多方有利的做法,对于报社,分类平台是其代理的身份,为其带来更多的“客源”。对于网民,拿到了便宜的价格。对于分类平台,创造了价值。这种远比把信息发在一些不为人知的DM,对于用户的价值更高,可谓是与强势媒体的资源互补。
同理,在纸媒平台上,自然可以为其所有的分类信息增加网络的展示窗口,也增加了分类平台有价值的信息量。
也许还有很多合作点,这里就不一一列出,总之应该建立在能充分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与实体进行有效的资源互补,而不是把分类平台变成实体媒体(也许有朝一日分类平台做大了,有钱收购几家实体资源也有可能:),不过不是眼前)。
2、 与政府资源合作。
政府中有很多有商业价值的资源,但他们缺少商业化的眼光和经验。而这些信息有很多也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如目前正在运作的身份网(www.id5.cn),58同城正在与其合作。政府的某些信息也是商业化信息的互补。
3、 与实体的结合点的选择绝不是简单的“嫁接”。
以WAP为例,与WAP结合如果局限于建一个WAP站,或者包一个WAP频道就算是结合,那做事情就太简单不过了。我想这种结合点还是要立足于互补平台的优势,而不是简单的嫁接。如现在手机上网有4000万用户,这些用户的特征和行为分别是什么是一定要了解清楚,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做任何一点多余的事情都是在浪费资源。再如电台,如果你包他一个栏目他们固然高兴(因为这一定会是收费的),但栏目的收听率未必很高,因为有谁会听充满“广告”的栏目呢?因此,找到合适的实体,包装很重要。比如在电台的成熟栏目中选择好的点,即要丰满他们的内容,同时也宣传了分类平台。举个例子,比如很多电台都会策划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主题求得群众互动,对于电台来讲,他们最担心是无人互动,而互动的越多,他们的收益和收听率就越高,这里就会为分类平台提供一些机遇。比如交友话题、宠物话题、宝宝话题、汽车拼车话题等。
开拓思路,精耕细作,提高团队执行力,是每个项目的成功绝密,分类信息亦是如此。